難得來到板橋,就來林家花園走走,來台北五年多了,卻很少涉略這個區域,現在又不用收費,是不可錯過的景點。

林家花園(林本源園邸)位於新北市板橋區西門街,原名林本源園邸,創建於西元1847年是林本源家族北上屯租的地方,在林國華和林國芳兄弟擴建後成為林本源家族居住地,分為園(林家花園)和邸(林家住所)兩部分,總面積約為6054坪,1977年林本源家族將庭園部分捐給新北市政府、1982年林家花園開放參觀,目前園區列入園林類二級古蹟,江南庭園的風格是台灣古式庭園的代表。(藍字簡介來源)

板橋林家花園的庭園景觀造於1893年、佔地3815坪,工匠建材多來自大陸,包含汲古書屋、方鑑齋、來青閣、開軒一笑、香玉移、觀稼樓、定靜堂、月波水榭等等多處房舍與人造山水。『汲古書屋』以明代汲古閣命名,是昔日林家子孫讀書的場所,三開間的建築十分簡潔大方,雨亭的造型更具精緻;『青來閣』位於方鑑齋旁,又稱繡樓、梳粧樓,是貴賓下榻的場所,楠木和樺木的木造建築十分精雕細琢,閣前的劇堂是戲班子表演的場地;『香玉簃』由迴廊轉折擴大而成,樓前有一座花園是當時主人邀請賓客賞花之地。

走入林家花園,彷彿走入了老爺小姐俾女的年代。

來抓我ㄚ(嘻!)

雖然到處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築,但跟隔壁現代房舍離的太近,還是破壞了這種美感。(還用綠色鐵網隔住...)

方鑑齋,為昔日讀書之所,平時亦是騷人墨客,吟詠唱和之處。

來青閣為昔日招待貴賓及貴賓下榻之處,亦為俯覽橫虹臥月的虹橋與定靜堂間植百花之所。

閣前有一戲亭,林園當年戲班子粉墨燈場演出娛賓。橫額:"開軒一笑"

橫虹臥月為一座弧形的陸橋,其名優美,意象與寫景皆俱,弧形橋面如虹,而拱形門洞有如半月,故得名。

觀稼樓顧名思義,當年可遠眺田園農夫耕作之景。二樓四周有露天平台,以便登樓遠望,面對觀音山下一片田園,阡陌相連,盡收借景之趣。

中間庭園有棵大榕樹,樹下真的是盆根錯結。而有人悠閒的寫生,好愜意。

站在庭園中央,又可一覽周邊,小姐今天想去哪逛逛呢?

橫虹臥月的另一端,又是不同景觀。

香玉簃「簃」為閣邊小屋之意,乃遊憩觀賞花卉之所。香玉簃建築本身由曲廊路徑變化而成,曲廊迤邐曲折,有時依牆而行,有時又轉折向外,因而在廊與牆之間夾出形狀與性質均有不同之小院,其間布石,或置景花台等等,其轉折連接所傳達的人體行進間的韻律變化,增加園林風景的深度與層次。

我們沒按順序就亂亂走,由於們跟小道很多,穿來穿去常常不知道自己身處何處?XD

榕蔭大池池北有仿林家漳州故里之山水假山,池畔繞以梅花鄔、釣魚磯、雲錦淙等不同形狀的亭子,計有三角形、四角形、菱形、八角形及疊亭。

 定靜堂為園中佔地最大之建築物,是林家招待賓客,舉行盛大宴會之處。

 

 

月波水榭為一賞月之所。海棠形的水池漂浮著一座雙菱形的水榭,並有小橋與岸邊連接,有如一艘小船泊於碼頭邊,予人豐富的想像。雙菱形也稱方勝,是一種中國古典工藝常用的圖案,有連綿再生的象徵意義。

水榭右側有迴旋石階,額題「拾級」,讀「ㄕㄜˋ級」,意味登階而上,昔日順著樓梯可登上屋頂平台。牆外又有一淺池,池岸疊石,亦有野趣。其中一特立之石峰,為日治時期舉行盛典時之紀念物。

 

看到庭園裡綠草如茵,陽光和煦,還開著一些臘梅,心情大好呢!

但這天其實是病奄奄的Day2....

 

出口前的最後一拍。

相片

很喜歡最後你為我拍的這張,很自然。

我曾說過,人可以幫食物加分,現在我可以說,跟對人,到哪都好玩。

 

 

參考來源:林本源園邸官方網站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od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